新聞中心> 重慶巫山生態保護修復經驗被列為全國典型案例
重慶巫山生態保護修復經驗被列為全國典型案例
開展生態保護修復是利國利民的大計,各地在持續推進修復工作的同時紛紛亮出了生態“成績單”。石材網獲悉, 就在近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林草局、應急管理部在湖北十堰聯合召開生態保護修復交流會,會上,重慶市巫山縣科學推進生態保護修復與治理石漠化、營造生態景觀、鄉村振興“三融合”的經驗,脫穎而出,被選為全國生態保護修復的8個典型案例之一,將被廣泛推廣借鑒。
重慶作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后一道關口,生態區位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近年來,重慶牢固樹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和綜合治理。
針對生態修復項目,重慶注重因地制宜、厚植綠色本底。依托三峽庫區土壤保持重要區、大巴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源涵養重要區、武陵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源涵養重要區、大婁山區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區等四個全國重要生態功能區,重慶謀劃實施了“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國家儲備林、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復、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為全市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夯實了基礎。
石材網了解到,“十四五”以來,重慶發改委與有關部門累計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達21.2億元,用于支持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建設,為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及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
關注世界石材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