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廣東云浮作為國內最早的石材產業發源地之一,是數千家石材企業的集聚地,通過幾百年的砥礪奮進,很多企業以品種多而全立足市場,云浮
石材實現了買全球,賣全球。
今天走進一位記者的訪談,帶大家了解一位石材人——全聯石材業商會副會長、云浮智盛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劍軍用他獨到的眼光,冷靜的思維,十幾年如一日的在一個石材單品上下足了功夫,將石材企業做大做強。
談家業——希望我的企業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這是對智盛品牌的尊重,也是對石材行業的尊重
記者:我發現您參加了很多的極限運動挑戰賽,這是您的愛好嗎?
楊劍軍:這并非我的愛好,但我的確參加了不少這樣的活動,比如武夷山越野賽,廣州白云山越野賽,敦煌戈壁越野賽等等。
記者:為什么?
楊劍軍:我是做企業的,會遇到很多困難,必須具備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做企業,誰撐下來了,把困難克服了,誰就能走到對岸,如果克服不了,可能就停滯不前了。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
記者:在您參加的這些極限運動挑戰賽的過程中,有沒有讓您記憶深刻的?
楊劍軍:每次都記憶深刻,終身難忘。比如2019年左右,我參加了敦煌戈壁四天三夜122公里的極限越野賽,拿了4塊銀牌。您也看見了,我的身材是比較胖的。去的時候,我就抱定了一種心態,我沒有別人的體能好,但是我一定要有比別人有更堅定的信念,能走完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我是與廈門大學石善班的同學一起組隊的,如果誰有困難走不了,團隊拉都要拉著走,拖都要拖著走。我就告訴自己,不管怎么樣,我都不做那個被拉著拖著走的人。我算是笨鳥先飛吧,咬牙堅持一步步往前走,第二天、第三天越來越艱難,越來越殘酷,我的腳指甲掉了,腳板起泡了,但我從沒有想到放棄,我的信念就是每往前走一步,離成功就近了一步。
記者:現在回頭來看的話,這種極限運動挑戰賽對您經營企業,真的產生了影響嗎?楊劍軍:這幾年經營企業,確實是碰到了很多讓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比如疫情封城了,比如房地產市場萎縮了,大基建少了等等,對企業的挑戰可以說一波又一波。可我的心態很好,假如今天沒有一個客戶來,我照樣要來上班,我只要來了,可能生產質量提高了,可能意外減少了,可能工人的效率提高了,不一定非要有銷售收入才是賺錢。有了好的意志品質,才會有這樣好的心態。
另外,我參加極限運動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要讓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小孩知道,老爸賺錢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我也有困難的時候,我必須把它克服掉。如果面對困難不去克服,那就是一個失敗的榜樣。這個企業也是我的家業,我希望我的小孩,也能具備這樣的意志品質,能夠將我的家業傳承下去。
記者:在這個時候,我第一次聽到一個石材人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把這個家業傳承下去。您也知道現在的市場情況,不少人都說想轉行了。您為什么卻有這樣的想法?
楊劍軍:這基于我對自己企業非常有信心。把它傳承下去,做成百年老店,是出于對智盛品牌的尊重,也是對石材這個行業的尊重。任何一個行業,無論大小,都要有人去做,何況這還是我自己喜歡的事業,我對石材這個行業有很深的感情。我沒有別人那么宏大的目標和理想,我只想踏踏實實做好一個企業。但我非常明白,一個不能傳承的企業,一定不是一個經得起時間地檢驗、對社會負責的企業。
記者:您認為自己是一個怎樣的石材人?
楊劍軍: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要做一個有修養的石材人。這個有修養就是思想不要有偏差,就是知對錯辨善惡,要做一個有高度有格局的人,一個有溫度的石材人,對人要謙和,對社會有貢獻。我做石材不是為了爭第一,不是為了去上市,我首要的目標是讓家人生活幸福。家對我來說,始終是第一位的。家國家國,一個家庭發展好了,這個國家自然會好,如果每個家庭都發展不好,這個國家能好到哪里去?
談企業——石材是冷冰冰的,人卻是有感情的,我希望我的企業,能夠讓人感知石材人的溫度
記者:聽說您最先是在北方市場做石材,為什么來到廣東云浮創業?
楊劍軍:我是福建人,從90年代開始,我們整個家族就在河南的鄭州做石材了,現在也還在做,在北方市場,也算有一定的根基。
我最早來云浮是來采購石材的,但買著買著就發現,石材的應用過程很復雜,尤其是加工環節,單一的買賣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就決定自己創辦加工廠,便在云浮扎下了根。有些人買石頭回來,就在云浮交易,而我買回來的石頭,利用我們北方的市場渠道,可以賣到鄭州、沈陽、北京,市場空間更大一些。或許因為這樣,我的企業發展得比較快。
記者:智盛石材經營的主要業務是什么?
楊劍軍:主要是老礦莎安娜的貿易和工程吧。
記者:一個品種會不會太單一、讓您的客戶缺乏更多的選擇呢?
楊劍軍:做企業有各種各樣的做法,有的人通過產品的多而全去獲取客戶,我也可以用一個單品為特定的客戶群體服務。其實不論用何種方式,一個人都不可能把市場上的生意全做了,智盛石材的定位就是在于專而優,莎安娜是最高端的米黃系,是米黃系中的天花板,從伊朗進口。我可以自豪地說,智盛石材是行業中把莎安娜做到極致的少有的企業之一。經營這個品種要求很高,不是說誰有錢,誰都能做莎安娜。莎安娜礦山要發邀請我們才有資格去參與競買,而且投標都是暗標,需要豐富的經驗。
記者:在跟您見面的過程中,感覺您始終氣定神閑,一身輕松,在您這里似乎感受不到現在市場下行的壓力。
楊劍軍:市場下行壓力誰都有,俄烏沖突啊,房地產不景氣啊,新冠疫情影響等,一個接一個,但這些又不是我一個人有,誰都要面對。對智盛石材來說,這兩年總體情況比疫情時候要好一些了,因為我之前一直專注批發,現在除了批發我還走工程路線,服務大灣區終端市場。
同時,做石材,企業的口碑也是至關重要的。智盛石材這些年積累了很多優質的客戶,我們用心讓他們感受到石材人的溫度,很多客戶事后還請我帶上老婆小孩去吃喬遷喜酒,那是對智盛石材很高度的認可,而且 這些成功人士還反過來還給我介紹客戶,成功率就高很多。
記者:從您的角度,您覺得做好企業的必備條件是什么?
楊劍軍:一是意志品質,二是圈子,三是良心。意志品質是面對挫折時的態度和韌性,圈子是跟誰在一起從而獲得進步的養分,有良心的人才能做出一個受別人尊敬的企業。
記者:我特別喜歡看您的朋友圈,您發的那些內容總是充滿著溫情和滿滿的正能量,您有沒有特別希望他看到的人?
楊劍軍:我每天在朋友圈發的這個“雞湯”呢,更多是給我這個企業一起打拼的小伙伴們看的。因為我知道,生活中,他們可能也會有一些壓力,或者遇到挫折,因為他的收入不是非常多嘛,可能滿足不了老婆的一點虛榮心,或者滿足不了孩子去讀貴族學校。我希望他們明白,人人都有困難,你付出跟收獲肯定是成正比的。
談行業——優勝劣汰是生存法則,云浮石材企業正在經歷洗牌的陣痛,但留下來的都是精英
記者:云浮石材人現在有很強的危機感,您在福建水頭的石材市場也有布局,是否意味著,您現在也不看好云浮?
楊劍軍:從企業生存的角度,水頭也不是說就比云浮生意好做一些。現在水頭客人多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競爭同樣也大;云浮的客人比之前少,但是合理的利潤還是有。我到水頭布局,是希望能從水頭引流,那是一個引流的窗口,我希望以此帶動更多的客人來云浮,考察我的企業。
記者:云浮石材曾經是全球石材重要的集散地,是石材選材的首選地,但是隨著水頭石材產業的崛起,在國內外都形成了強大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分割了很大的市場份額,您如何看待云浮和水頭兩地的競爭?
楊劍軍:云浮的優勢在于基礎雄厚,產業鏈完善,毗鄰大灣區,應該在大灣區發揮優勢,做大大灣區的市場份額,打牢根基,然后在質上要有進一步的突破。這個質就是品質的質,把品質做好,以品質取勝。
水頭的石材企業太多,競爭大,壓力大,需要很大的業務量來支撐企業的運營,大家都在趕時間,在品質上精雕細磨有挑戰,這點上未必有云浮石材的優勢。水頭的地理位置是顯著優勢,從外國進口回來的石材,運到水頭比運到云浮成本要低一些,所以水頭石材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這個差距客觀存在。
總的來說,我認為定位很重要,我們云浮做質,云浮在大灣區這個陣地要守住。水頭的企業看似在增多,但還是面臨優勝劣汰。大家都是沖著生意好做去的,但做石材也不容易,那也是要有資源優勢、經營優勢、銷售優勢,才活得下去。
記者:云浮石材產業面臨的挑戰是客觀存在的,您怎樣看待云浮石材產業的前景?
楊劍軍:我是非常看好的,我不認為水頭石材產業的快速發展,就能導致云浮石材產業的衰落。云浮石材產業雄厚的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鏈,這種優勢是非常明顯的,關鍵是云浮如何做大這種優勢。我倒是認為,水頭
石材產業快速發展產生的壓力,會倒逼云浮石材人認清現實,尋找突破。
近年來,云浮缺乏競爭力的石材企業逐漸被洗牌淘汰掉, 云浮石材企業數量可能會少下來,而剩下來的企業要活下來,勢必要尤其閃光點,走出一條高質量的發展之路。所以我說云浮沒問題,淘汰的就是不專業的企業,能活下來的這些企業,就是生命力很強、有自己一技之長的企業。歷經洗牌后,如果每個企業都能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就能形成強大的合力,反而能促進石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是很看好云浮的,云浮的營商環境現在也很好,這邊的金融系統、政府官員、都很容易溝通,官架子沒那么大,什么事都是一路綠燈。對于智盛石材來講,將在云浮扎根,它已經是一個規上企業,而如果現在要去水頭培養一個規上企業,談何容易。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