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網獲悉,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嚴格規范涉企執法的決策部署,切實保障企業合法權益,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行為,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有關內容如下:
一、總體要求
強調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守正創新,推進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探索執法與服務相統一的方式,推行漸進式執法模式,并強化全過程執法服務,避免“一刀切”執法。
二、加強源頭預防,注重事前預警
提出將預防違法行為作為監管執法的重要任務,利用智能化平臺提前預警潛在風險,并針對同行業企業的普遍問題進行風險提醒,幫助企業在源頭上預防違法隱患。
三、做好普法指導,引導企業守法
強調普法的重要性,提倡創新普法方式,實施定向、精準普法,鼓勵企業自主開展“體檢”,并推動合規文化的發展。對表現良好的企業給予正面激勵措施。
四、強化科技賦能,推動精準執法
倡導使用大數據、AI等技術手段,實現從“人海戰術”向“智慧執法”的轉變,提高執法效率和準確性,減少不必要的檢查和處罰。
五、規范涉企檢查,約束執法行為
通過科學制定檢查計劃,減少重復檢查,確保執法行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同時記錄執法過程,保證可追溯性。
六、突出執法重點,堅持寬嚴相濟
聚焦于改善環境質量和解決群眾關切的問題,對嚴重違法行為依法嚴懲,對發現重大環境問題的企業提高日常監管頻次,對輕微違法企業依法實施不予處罰,給予適度容錯空間。
七、統一裁量基準,促進過罰相當
完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體系,確保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考慮社會公眾的感受,做到過罰相當。
八、強化柔性執法,體現執法溫度
采用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方法,嘗試新的制度如道歉承諾、志愿服務等,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處理違法行為。
九、注重罰后整改,提升執法效果
在實施處罰的同時責令改正違法行為,建立罰后整改核查機制,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促進其合規經營。
十、加強隊伍建設,樹立良好形象
通過內部監督和糾錯機制,不斷提升執法隊伍的素質和服務水平,增強執法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此意見體現了政府致力于營造更加公平、透明、健康的營商環境,旨在通過改進執法方式,做好環境保護的同時,也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