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暗的礦井深處,每一次機器的轟鳴、每一次塵土的飛揚、每一次汗水的滴落,都凝聚著礦工兄弟的辛勞與付出。他們用雙手挖掘出光與熱,卻也默默承受著高溫、粉塵和噪音這三大“隱形殺手”的威脅。
據相關數據顯示,塵肺病、噪聲聾等職業病仍是礦工健康的主要“隱形殺手”。其中,塵肺病作為最嚴重、最普遍的職業病類型,長期以來在我國職業病報告總數中占據高位,給無數家庭帶來沉重的身心負擔。
生命的價值不容忽視,健康更是無價之寶。面對這些嚴峻的職業健康威脅,除了依靠企業的主體責任和國家的嚴格監管,每一位礦工兄弟都應掌握基本的“自救”知識,成為自己健康的守護者。以下這份“井下健康防護指南”,請務必認真閱讀,并分享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看不見的殺手”——粉塵(塵肺?。?
真實故事:何全貴,一位曾奮戰在井下多年的老礦工,在與矽肺病抗爭多年后,體重從65公斤驟降至44公斤,骨瘦如柴。對我們而言最普通的“呼吸”,對他卻是一種奢望。他曾說:“冬天是矽肺病患者最難熬的季節。”還有無數像他一樣的礦工,最終在窒息般的痛苦中,耗盡了生命的最后一絲力氣。
井下作業產生的微小粉塵,尤其是肉眼難以察覺的呼吸性粉塵,是引發塵肺病的罪魁禍首。這些粉塵一旦被吸入肺部,將永久沉積,導致肺組織纖維化、硬化,最終使肺部失去正常功能,如同石頭一般,最終導致呼吸衰竭。
更令人痛心的是,塵肺病目前尚無法治愈,一旦患病,便是終身的折磨。
礦工“自救”手冊:
把口罩當“護身符”:永遠不要嫌麻煩!堅持佩戴符合國家標準的防塵口罩是第一道防線。確??谡峙c臉部緊密貼合,不留縫隙。有胡須會影響密合性,建議保持臉部清潔。
“濕”一點,更安全:盡可能采用濕式作業方式。無論是鉆孔、爆破還是運輸,灑水、噴霧等措施都能有效降低空氣中粉塵濃度,從源頭減少吸入風險。
讓“救命風”吹起來:時刻關注作業區通風設備的運行情況。良好的通風能稀釋粉塵、排出有害氣體,是你呼吸健康的重要保障。
健康體檢是“預警機”:務必參加單位組織的上崗前、在崗期間及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通過體檢可以“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為健康贏得寶貴時間。
增強自身“免疫力”:戒煙!吸煙會嚴重加劇粉塵對肺部的損害。同時,注意營養均衡、保證充足休息,提高身體抵抗力。
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濕潤,有助于黏液分泌,幫助部分粉塵排出體外。
二、“偷走”聽力的元兇——噪音(噪聲聾)
掘進機、風鉆、運輸機等設備發出的巨大轟鳴,是礦工聽力的“隱形竊賊”。長期在超過85分貝的環境中作業,聽力神經將逐漸受損,最終可能導致不可逆的噪聲聾,甚至影響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健康。
礦工“自救”手冊:
耳塞/耳罩,你的聽力“保護神”:在高噪音環境中,務必正確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保護聽力。
爭取“喘口氣”的時間:盡量輪換作業崗位,或在工間適當休息,讓耳朵有恢復的時間。
關注身體信號:如果出現耳鳴、頭暈、聽力下降等癥狀,要高度警惕,這可能是噪聲聾的早期信號。應及時向班組長或管理人員報告,并盡快就醫。
三、高溫下的“生命考驗”——中暑
井下高溫、高濕的作業環境,加上高強度勞動,極易導致體溫調節失衡,誘發中暑。特別是重度中暑(熱射病),屬于致命性急癥,死亡率極高。
礦工“自救”手冊:
補水要“未渴先飲”: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那時身體已經處于脫水狀態。應定時、少量、多次飲水,優先選擇含鹽分的清涼飲料,以補充流失的電解質。
識別中暑前兆:密切關注自己和工友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有人出現頭暈、乏力、惡心、皮膚灼熱等中暑早期癥狀,應立即停止作業,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并及時尋求醫療幫助。
合理安排作息:盡量避開高溫時段進行高強度作業,確保充足睡眠,避免過度疲勞。
休息時間要“真降溫”:利用工間休息時間,脫下厚重工作服,用濕毛巾擦拭身體,幫助散熱,讓身體真正“冷卻下來”。
四、法律是你最硬的“護身鎧甲”
很多時候,礦工兄弟并非不知道危險,而是不敢說、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請記住,除了掌握這些“自救”技能,更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用人單位有義務為勞動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必要的防護用品和定期體檢。如果發現企業存在違規行為,應勇于舉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