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海絲石業有限公司智能化的石材車間里,機器的轟鳴與石材的切割聲交織成工業交響曲。一位身形利落的技術骨干正俯身于高速運轉的圓弧拋光機旁,與工程師們熱烈探討著技術細節。他,就是楊志雄——一位從文科生成功跨界為研發工程師的“泉州工匠”。
石材網了解到,十三載春秋,南安這座“世界石材之都”的產業脈搏,深刻“打磨”并重塑了楊志雄的人生軌跡。他不僅取得了國家注冊中級工程師職稱,手握16項國家專利,更將“匠心”融入石材產業升級的洪流,實現了個人價值與城市發展的深度共振。
跨界突圍:以創新點燃“石都”智造
2011年,懷揣夢想的湖北青年楊志雄來到民營經濟熱土南安,與石材產業結下不解之緣。初來時,行業尚顯粗放,但兩年后政府大力推行的環保整治,讓產業環境煥然一新,也堅定了他扎根于此的決心。
盡管是文科出身,但南安打造千億石材產業集群、鼓勵企業創新的濃厚氛圍,點燃了楊志雄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熱情。他主動深入生產一線,從零開始學習機械研發知識,牽頭組建項目研發小組,向“一專多能”邁進。
憑借一股“啃硬骨頭”的韌勁,他參與研發的圓弧拋光自動處理設備顯著提升了加工效率與精度;創新的除塵技術則有效改善了作業環境,保障了工人健康。十余年間,他累計獲得16項國家專利,取得中級工程師、高級技師(一級)等資質,獲評“南安市技能大師”,并成為泉州市第六層次、南安市第五層次人才。他的成長之路,正是南安
石材產業從傳統粗放邁向智能精工的時代縮影。
匠心惠人:技術溫度與人才傳承
在海絲石業,楊志雄身兼研發工程師與工會主席兩職。“技術的價值,在于惠及產業鏈的每個環節。”他將技術創新與員工福祉緊密結合,讓冰冷的石材加工煥發人文關懷。
同事眼中,他是“雙面能手”。他不僅鉆研技術,更心系一線員工。為降低勞動強度與能耗,他帶頭推動荔枝面石材加工革新、內圓弧磨光技術升級。其認真專注的學習態度和耐心細致的指導風格,贏得了“老師”般的贊譽。
作為“南安市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他已培養20名徒弟,其中5人晉升技師。作為南安市石材產業人才培訓基地的資深講師,他累計開展20余場培訓,惠及超千名從業者。這份“惠人達己”的胸懷,完美契合了南安“愛拼敢贏”與“師帶徒”傳承并重的行業基因。
此心安處:在“成功之城”筑夢未來
“來南安始于機緣,扎根于此則因‘此心安處’。”楊志雄坦言,南安對人才的珍視與厚待是他留下的關鍵。這里的人才政策不僅提供安家補助、高層次人才補貼、子女教育優待等實在保障,更賦予人才參與感與榮譽感,構建了“平臺搭建—技能提升—價值認可”的良性生態。
這份歸屬感已融入家庭。當被問及籍貫,他的孩子已自豪地回答“我是南安人”。
從初來乍到的異鄉青年,到與城市共成長的
石材行業標桿,楊志雄的奮斗印證了“來南安,會成功”的城市魅力。“南安是我安身立命、施展抱負的沃土。”展望未來,他決心以更多技能“傳幫帶”和持續的人才培養,反哺這座成就他的“成功之城”,攜手奔赴更璀璨的明天。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