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網獲悉,5月23日,由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組織的“石材生產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培訓教程編寫工作啟動會”在北京成功召開。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匯聚了來自全國石材行業主管部門、地方協會、科研機構及企業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討論,旨在推動石材行業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邁向新臺階,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標準化人才支撐。
出席此次會議的重要嘉賓包括人社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教材處處長陸照亮、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培訓分社主任瞿偉潔、惠安縣雕藝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愛東、全聯石材業商會石材應用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王建秋以及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石材產業研究院院長蘇桂軍等領導。會議由石材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俊松主持。
在會上,蘇桂軍強調,本次教程的編寫對于推動產教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義,它將填補
石材行業標準化培訓教材的空白,并有效解決當前行業培訓內容零散、標準不統一的問題。陸照亮指出,教程應以“技能導向、實用為本”的原則進行編寫,確保既符合國家標準又能滿足企業實際需求。他還提到教程需注重工匠精神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助力技能人才隊伍的高質量發展。張愛東則提出,教程編寫要結合地方特色,增強實用性并強化地方產業競爭力。王建秋表示,教程的編寫將加速行業技術升級與人才結構優化,特別是對中小微企業提供可復制的培訓方案,幫助緩解“技工荒”。
瞿偉潔詳細介紹了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培訓教程的編寫要求,強調內容需具備政治性、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通用性和原創性,并嚴格對標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吳夢旎講解了《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培訓教程編寫規程》,指出教程編寫應緊密結合崗位實際需求,突出技能導向。
會議明確了教程編寫的核心框架與分工,基于《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石材生產工》制定,圍繞石材開采、加工、雕刻、護理四大工種展開,同時編制基礎知識冊,形成“1+4”立體化教材體系。編寫組由廖原時、晏輝、劉國文、王延華、王建秋、李正榮等6名行業專家領銜,聯合石材企業技術骨干、職業院校教師以及行業內大師共同參與,確保內容緊貼生產實際與技術前沿。各領銜編寫專家分別就教程編撰計劃及大綱進行了介紹和討論,編寫進度按大綱審定、初稿撰寫、交叉審核、終稿提交四個階段推進。
石材網了解到,此次啟動會標志著石材行業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進入標準化、體系化、規范化的新發展階段。這不僅是石材行業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未來,這套系列教材將成為從業人員成長的指南針,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助力我國從石材生產大國向技術強國轉變。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