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材生產國之一,以下為國內
石材年產量排名前15的省份及其產量情況。這些數據反映了各省份在石材資源儲量、開采能力及市場影響力方面的差異。
廣西:作為國內石材產量之首,廣西擁有六個年產量超百萬立方米的大型礦區,如鐘山、平桂等,礦證年產量超過2000萬立方米,占據全國總產量的約20%。
湖北:隨縣、麻城等地的超大型礦區貢獻了超過1135萬立方米的礦證年產量。
江西:德興、興國等地豐富的石材資源使得其礦證年產量達到992萬立方米。
山東:老牌石材大省,萊州、招遠等多地礦區合計年產量超過815萬立方米。
廣東:開平、連州等地區的多個高產礦區共同實現了超過580萬立方米的礦證年產量。
四川:涵蓋砂巖、大理石等多種石材資源,主要分布在萬源、寶興等地,年產量達454萬立方米以上。
遼寧:興城、普蘭店等地的大規模礦區帶來了427萬立方米以上的礦證年產量。
河南:泌陽、南召等礦區的礦證年產量超過了382萬立方米。
貴州:以大理石和青石資源著稱,盡管礦證數量居首,但實際年產量略低于預期,約為374萬立方米。
新疆:奇臺、鄯善等地豐富的礦產資源支撐了359萬立方米以上的礦證年產量。
吉林:蛟河、舒蘭等礦區持續釋放產能,年產量超過318萬立方米。
內蒙古:鑲黃旗、阿拉善等地花崗巖和大理石資源豐富,但由于部分礦區礦證到期影響產能,年產量仍達到了237萬立方米以上。
湖南:溆浦、汨羅等礦區的礦證年產量超過了196萬立方米。
福建:曾是石材行業的領頭羊,屏南、建寧等地礦區目前年產量維持在167萬立方米以上。
河北:承德、易縣等地擁有超過119億立方米的石材儲量,當前礦證年產量為165萬立方米左右。
石材網了解到,這些數據展示了我國石材產業分布廣泛且資源豐富的特點,同時也表明了各省在推動石材行業發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