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網獲悉,6月30日,西寧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式發布《湟源縣日月鄉池漢素村青稞拉溝建筑石料用花崗巖礦采礦權網上掛牌出讓公告》,面向全國公開出讓一宗儲量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的花崗巖礦權。此次出讓通過“規范流程+嚴格準入+生態約束”三位一體機制,引導合規企業參與礦產資源開發,推動區域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一、礦區概況:資源儲量大,開發條件成熟
礦權編號為2025CK-2,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日月鄉池漢素村,礦區面積0.9837平方公里,四至清晰、無權屬爭議,具備良好的開發基礎。
資源儲量:初步估算總資源量達7926.30萬立方米,可采儲量為6400.49萬立方米(其中新增可采儲量4859.43萬立方米需繳納相應價款)。
開采方式:露天開采,標高范圍為3374米至3090米。
生產規模:年開采能力200萬立方米,出讓年限長達32年。
二、開發與環保要求:整合升級+綠色礦山建設并重
本次出讓屬于小規模已開發礦權整合項目,競得人需委托專業機構編制詳查報告,推動資源整合和統一開發。
同時,出讓明確提出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要求:
必須按照綠色礦山標準進行建設;
履行地質環境保護、土地復墾等義務;
杜絕越界開采行為;
完成環境恢復治理任務,實現“邊開采、邊治理”。
三、競買資格與報名流程:嚴設門檻,全流程線上操作
為保障公平公正和風險可控,本次出讓設置了嚴格的競買人準入條件:
主體資質:僅限于中國境內注冊的獨立企業法人,不接受聯合體申請;
信用要求:未被列入礦業權異常名錄或嚴重失信名單;近三年內無重大稅收違法、行賄犯罪及應急管理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記錄的失信行為。
報名安排如下:
公告時間:2025年6月30日至7月25日(共20個工作日)
報名方式:
登錄“青海省公共資源交易網服務平臺”,完成誠信庫“主體入庫”;
辦理CA數字證書;
提交包括營業執照、信用報告、保證金來源承諾書等在內的10項PDF材料。
保證金金額:6074萬元人民幣,須于7月25日17時前從企業賬戶轉入指定賬戶。
四、掛牌交易規則:價高者得,流程透明高效
掛牌報價時間:2025年7月28日至8月11日10:30(共10個工作日);
限時競價:若出現競爭激烈情況,系統將在8月11日10:30—11:00啟動限時競價,每次加價幅度為10萬元,最終以最高報價且不低于底價者成交。
成交后流程:
競得人須在5個工作日內簽署《成交確認書》;
經10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后,簽訂《礦業權出讓合同》;
在30日內繳納礦業權出讓收益,憑繳費憑證辦理礦業權登記手續。
五、風險提示與責任承擔:投資需謹慎,合規是底線
盡管資源稟賦優越,但本次出讓也明確了多項潛在風險:
資源不確定性:簡測數據可能與實際開采存在差異,需企業自行踏勘并承擔相關風險;
外部條件風險:土地、林草、道路使用等手續由競得人自行辦理,若半年內未能落實,將面臨礦權收回;
整合成本負擔:原有礦山退出補償費用由競得人與原業主協商解決,不在掛牌起始價范圍內。
此外,競得人還需履行以下義務:
自主完成安全生產、環保、用地、用林等審批手續;
承擔稅費及相關文本編制費用;
存入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基金,不足部分由企業補足;
使用先進生產設備,確保綠色規模化生產。
六、監管與懲戒機制:構建失信聯合懲戒體系
為維護市場秩序,新規對違規行為設置了嚴厲懲處措施:
若發現串標、提供虛假材料等行為,將取消競買資格,保證金不予退還,并列入失信“黑名單”,限制其3至5年內不得參與省內礦業權交易;
拒簽合同、逾期繳款等違約行為也將視情節輕重實施不同程度的失信懲戒。
監督電話:
湟源縣自然資源和林業草原局:0971-2432997
咨詢電話:
西寧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0971-7661380
七、出讓意義:打造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協同示范樣板
本次礦權出讓不僅是對當地建筑石料資源的一次市場化配置,更是一次生態文明理念的具體實踐。通過設置綠色礦山建設目標、強化企業生態責任、建立信用懲戒機制,青海正探索一條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并重的發展路徑。
業內專家表示,湟源縣此次礦權出讓模式具有較強的示范意義,或將為全省乃至西部地區礦產資源整合與綠色轉型提供有益經驗。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